定制报告-个性化定制-按需专项定制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薪酬报告
联系:400-6363-638

《TMT行业DeepSeek:开启AI“安卓时刻”-250305(1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MT行业DeepSeek:开启AI“安卓时刻”-250305(111页).pdf(111页珍藏版)》请在薪酬报告网上搜索。
1、2025年03月05日DeepSeek:开启AI“安卓时刻”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华西TMT团队华西计算机团队 刘泽晶 SAC NO:S1120520020002华西通信团队 马军 SAC NO:S1120523090003华西传媒团队 赵琳 SAC NO:S1120520040003华西电子团队 单慧伟 SAC NO:S1120524120004核心逻辑Deepseek:有望开启AI产业的“安卓时刻”我们认为deepseek的开源是真正通往AI下游应用生态繁荣之路:1)部署大模型成本大幅降低,下
2、游行业已经全面铺开,如金融、政府、医疗等领域行业私有化部署如火如荼2)大厂开启开源部署之路、腾讯、阿里、百度、华为等均已以不同形式和产品接入deepseek3)将开源进行到底,2月24日起DS连续开源5个代码库,开源生态有望再次加速。我们认为DS引发的AI大模型的开源类比移动互联网的安卓,将带动AI使用量从千万级别跨越到10亿级别,各类AI应用和AI终端将迎来全面爆发。复盘移动互联网:安卓是“生态繁荣”的标志1、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起点是苹果苹果手机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浪潮,带动移动应用从0到1的快速渗透,但iOS的闭源使其手机出货量一直难以突破2亿+。2、移动互联网生态繁荣的起点是安卓安卓系统的出现
3、不仅使全球手机智能机出货量突破10亿台,更是将移动应用推至新高度,不仅是手机端的APP爆发,更是各类移动终端爆发的起点:智能POS,手表、手机银行、滴滴等等各类终端和移动应用全面爆发。受益标的:AI终端:乐鑫科技、恒玄科技、润欣科技、中科蓝讯、翱捷科技、博士眼镜、亿道信息、云天励飞;AI应用:麦迪科技、能科科技、润达医疗、开普云、新致软件、微盟集团、彩讯股份、汉得信息、拓尔思、同花顺、创业黑马等;国产算力: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中科曙光;算力云:金山云、品高股份、首都在线、优刻得、青云科技等。AI眼镜:天键股份、歌尔股份、国光电器、佳禾智能、龙旗科技、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炬光科技、蓝特光
4、学、奕瑞科技、晶晨股份、星宸科技、明月镜片、康耐特光学、小米、康冠科技等。自动驾驶相关:禾赛科技、速腾聚创、永新光学、地平线、电连技术、黑芝麻智能、龙迅股份、国科微、裕太微、韦尔股份等。机器人:祥鑫科技、秦安股份、奥比中光、长盈精密、领益智造、兆威机电、蓝思科技、东山精密等。AI玩具:实丰文化等。苹果MR相关:奕瑞科技、高伟电子等。苹果手机相关:立讯精密、鹏鼎控股、蓝思科技、比亚迪电子、信维通信、珠海冠宇、瑞声科技、博众精工、赛腾股份、快克智能、燕麦科技等。AI PC相关:联想集团、春秋电子、软通动力、龙旗科技、华勤技术等。AI基础设施: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紫光股份、中兴通讯、英维克
5、、新雷能、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润泽科技、数据港、天孚通信、中际旭创、长光华芯、新易盛、德科立、源杰科技、太辰光、科华数据等。边缘AI相关:网宿科技、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等。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研发不及预期。2CONTENTS目 录CONTENTS目目录录DeepSeek开源:AI的“安卓时刻”0201复盘安卓:开源是移动互联网生态繁荣的起点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0301复盘安卓:开源是移动互联网生态繁荣的起点41.1.1 智能手机复盘5图:全球手机出货量(百万台)2009-2016年:智能手机进入爆发阶段,主要系iPhone的推出开创触屏智能机时代,叠加安卓系统开放生态的加速普及,推动功能机
6、向智能机全面转型。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4.73亿部峰值,2009-16年CAGR为35.74%。2017-2023年:智能手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主要系经济下行消费意愿疲软,市场饱和用户换机周期延长,以及新品创新乏力抑制换机意愿。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降低至11.64亿部,为近十年最低水平。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呈现复苏迹象,主要系AI手机、折叠屏等手机创新带来新一轮换机周期。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39亿部,同比增长6.4%。173.5304.7494.5725.31,019.51,301.71,437.21,473.41,465.51,404.91,372
7、.61,281.21,354.81,205.51,164.11,238.8-20.0%-1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全球手机出货量(百万台)%YoY1.1.2 PC复盘62011-2018年:PC出货量持续下滑,主要系PC进入存量竞争市场,且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始普及分散对于PC的需求。2018年全
8、球PC出货量下滑至2.60亿台,为近十年最低水平。2019-2021年,PC出货量大幅提升,主要系Windows10操作系统更新带来企业换机需求,以及疫情导致居家办公、在线教育需求增长。2020年全球PC出货量达3.09亿台,同比增长17.7%;2021年全球PC出货量达3.42亿台,同比增长10.6%。2022-2023年,PC出货量大幅下滑,主要系疫情期间需求提前释放导致后续换机动力不足,叠加经济下行导致消费需求疲软。2022年全球PC出货量达2.83亿台,同比下滑16.9%;2023年全球PC出货量达2.42亿台,同比下滑14.8%。2024年:PC出货量呈现复苏迹象,主要系AI PC加
9、速渗透带来新一轮换机需求。2024年全球PC出货量达到2.45亿部,同比增长1.4%。239.2272.5290.8308.3350.9365.4351.1316.5313.7287.7269.7262.7259.8262.6309.1341.7284.1241.9245.4-20.0%-15.0%-10.0%-5.0%0.0%5.0%10.0%15.0%2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
10、24全球PC出货量(百万台)%YoY图:全球PC出货量(百万台)1.1.3 回顾iPhone与安卓的起源苹果于2007年发布初代iPhone和iOS 1.0操作系统,一经问世便获得诸多簇拥者,发售74天后销量就达到一百万。到2007年第4季度,iPhone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占率达28%,排名第2,在全球市场以6.5%的份额排名第3。2008年3月苹果发布第1款iOS软件开发包,同年7月正式上线App Store,支持第三方应用。当时iOS和iPhone具备流畅的操作体验、丰富的应用程序、精美的系统界面等其他系统很难媲美的优点,将智能手机和移动OS推向了新的阶段。安卓最初由安迪鲁宾等人创建,
11、后被谷歌收购。2007年谷歌牵头成立“开放手机联盟”,包括HTC、三星等手机制造商,T-Mobile等运营商,以及高通、德仪等芯片制造商,目标是开发“第1个真正开放和全面的移动设备平台”。2008年安卓系统正式发布,同年首款运行安卓的手机HTC Dream发售,落后iOS阵营约18个月。问世之初安卓并不被看好,被认为是模仿者的角色,甚至有言论称安卓撑不过一年。但让人们感到意外的是,搭载Android的多款手机很快便广受欢迎。根据Gartner的统计,2010年全球前五大手机制造商中排名第2、3的三星和LG均生产安卓手机,与安卓保持合作关系的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HTC排名也在全球十名之内。7
12、 初代iPhone与iOS 1.0开放手机联盟创始成员名单1.1.4 对比安卓开源生态与iOS闭源生态苹果iOS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由苹果公司严格控制软硬件整合。iOS设备均由苹果公司开发,硬件规格高度统一,确保了系统的流畅性、安全性和一致性。iOS的应用程序则只能通过苹果公司的应用分发平台APP Store分发,且需要遵循严格的审核流程,这一方面保障了应用质量,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开发者的自由度。从前期设计到后期运营,苹果还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包括HIG、Xcode、ApplePay、Searchads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iOS的迭代更新几乎覆盖所有兼容设备,为用户提供一致且及时的体验升级。与
13、iOS相对,谷歌将安卓系统开源并牵头成立开放手机联盟(OHA),包括谷歌、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各参与者相互依赖,共同推动安卓发展,为安卓产业生态提供了基础和平台。安卓基于Linux内核开发,强调灵活性和可定制性。谷歌提供的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AOSP)允许任何厂商根据需求调整系统,如小米的MIUI、OPPO的ColorOS、三星的OneUI,促进了广泛的功能创新和硬件兼容性;硬件由不同下游厂商根据需求自由设计生产,以提供不同功能和价格的产品,覆盖尽可能多的用户群体;应用程序分发渠道更加多元,既可利用谷歌或硬件制造商的应用商店,也可自行下载安装包,给予开发者更多自由并满足了更广泛的需求。硬件
14、制造商可以基于AOSP的开源协议使用代码,但要满足ACC协议要求才能宣称是安卓,以此实现防止安卓分裂的目的。8 安卓生态系统iOS生态系统1.1.5 开源生态助推安卓超越iOS安卓采取的这一开源生态模式团结了更多下游制造商和软件开发者,有利于增强安卓竞争能力、满足更多不同的需求,从而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良性循环;但极大的开放性也带来了版本碎片化的问题,不同设备间的系统更新和维护变得复杂;过度竞争、高同质化、盗版泛滥等问题也让小型开发者面临更多挑战。在开放生态的推动下,安卓系统的发展和渗透速度远快于iPhone。首款安卓手机发布一年半后的2010年,全球前五大手机制造商中排名第二、三的三星和LG
15、均生产安卓手机,与安卓保持合作关系的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HTC排名也在全球十名之内。根据Statco-unter的数据,安卓系统手机仅用时4年即于2012年5月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份额达到23.81%。2014年,安卓阵营首次占据移动终端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达到53.00%,此后份额继续增长并始终保持其在全球移动终端市场的统治地位。与之相比,iPhone在2007年首次发布后市场份额始终变化不大,甚至小幅下滑,渗透速度显著落后。目前安卓手机市场份额远高于iPhone。安卓用户人数约为iPhone的2.5倍。2024年安卓阵营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71.57的份额,而iPho
16、ne的份额仅为27.80,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安卓份额甚至超过85%。截至2024年,苹果全球活跃设备数超过22亿台,而安卓全球活跃设备数则超过40亿台。9 全球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安卓手机与iPhone用户数量(十亿人)0%20%40%60%80%安卓iOS塞班0.5 0.7 1.0 1.4 1.7 2.0 2.3 2.5 2.8 3.0 3.3 0.2 0.3 0.4 0.6 0.7 0.8 0.9 0.9 1.0 1.2 1.3 0.00.51.01.52.02.53.03.5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安卓iPhone1.1.6
17、对比安卓与iOS的商业模式iOS的商业模式十分简单:由单一公司掌控所有事物,推崇“端到端”的控制体验,通过自家的OS和应用分发商店构建了一个封闭且可控的生态系统。用户购买苹果设备后,会自然融入这个包含硬件产品、内容消费、云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的生态系统,从而提高用户粘性并出售尽可能多的产品,创造持续的收入流。换言之,苹果的收入直接来自iOS生态,如硬件销售、APP Store抽成和服务收入。iOS开发者收入来自APP Store的分成,比例为70-85%。尽管安卓手机份额和软件数量远超iPhone,但APP Store凭借更少的竞争和盗版、更规范的管理获得了更多收入。实际上,AppFigures
18、的数据表明APP Store的收入是Google Play的2.5倍。更多更稳定的收入吸引了大量开发者为iOS开发软件,增加了苹果产品的吸引力,帮助苹果出售更多产品。安卓的商业模式更加间接和复杂:不依靠出售软硬件获得收入,其收入来自用户偏好跟踪及广告出售,通过私有程序集合GMS展开。安卓与硬件的结合度越高,第三方制造商越可能考虑采用它,从而触达更多用户,为谷歌提供更多用户数据和广告收入。本质上,安卓是谷歌广告服务的流量入口和分发通道。10 安卓商业模式设备制造商应用开发者用户谷歌广告商产品和服务数据和流量广告服务硬件终端应用程序投放广告苹果收入构成(十亿美元)15513714116714213
19、81922052012012024303746546878859625232625262935402930232119192124322928271011131724313841403701002003004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iPhone软件及服务MaciPad其他1.1.7 开源生态合作加速GenAI落地安卓生态系统的关键参与者,包括手机厂商、SoC供应商、LLM开发者和日益扩展的AI软件生态系统,正共同合作以加速生成式AI和智能手机的融合,相关功能已覆盖千元挡位的中端机。生态系统协作的最新进展之一是OPPO Reno13系列
20、,全系标配AI去拖影、AI去反光和AI文档摘要等功能。OPPO与联发科合作优化天玑8350,通过与 OPPO 的 HyperTone 引擎的完美融合,提供了优化的影像AI体验。可以预见,未来更多中端甚至低端设备将提供基于GenAI的用户体验,确保更多用户能体验到由AI驱动的创新带来的益处。与安卓阵营相比,iPhone的生成式AI功能姗姗来迟,于2024年6月才正式官宣。不仅如此,苹果AI仅支持iPhone 15 Pro系列手机及搭载M系列芯片的iPad和Mac,支持的设备数量十分有限。实际上,近年来许多功能安卓都已领先iPhone,如APP密码锁、单手键盘、自定义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均由小米等第
21、三方厂商率先引入。在制造商众多、竞争激烈的中国,安卓的功能创新极大挤压了iPhone的市场份额,安卓份额一度从2015年的74%上升到81%。苹果曾占据绝对优势的高端市场也出现了变化,2024Q2高端手机市场苹果份额降至52%,小米和VIVO出货量则分别大增50%和48%。11 移动端GenAI应用场景中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74%76%74%76%78%81%78%75%75%76%24%23%25%22%21%18%21%24%24%23%0%20%40%60%80%1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安卓iPhone其他1.2.1 开源
22、推动安卓软件生态繁荣安卓系统开源的生态和商业模式决定了其对应用程序的限制必定远少于iOS,也更加多元化。根据苹果的规定,所有适用于iOS的应用程序需通过苹果审核,并进行基本的可靠性测试和其他分析后,才能在APP Store上架。而安卓侧没有统一的软件分发渠道,即使应用程序不满足Google Play的审核标准,仍可通过其他渠道或下载安装包的方式分发,给更多应用程序留下了存在空间,从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另一方面,安卓手机的用户数量远大于iPhone,自然带来了更庞大、多元的需求,推动安卓软件开发者开发更多软件。截止到2023年6月,安卓和iOS两大系统活跃设备数分别为9.51亿、2.6
23、3亿。受此推动,安卓在应用软件生态方面比iOS更加繁荣。根据42matters的数据,截至2025年2月7日Google Play上共有209万个应用程序,而APP Store上有191万个应用程序;Google Play平均每日新增1197个应用程序,APP Store平均每日仅新增825个应用程序,比例接近3:2。根据AppFigures的数据,2024年Google Play的应用下载量为814亿次,而APP Store的应用下载量仅为283亿次,比例接近3:1;Google Play的开发者数量在2012年即超过APP Store,此后差距逐年扩大。考虑到安卓生态相比iOS更加割裂、分
24、散,实际差距应当远大于上述数字。12 Google Play与APP Store应用数量Google Play与APP Store开发者数量209 191 120 83 81 28 050100150200250Google PlayAPP Store应用存量(万个)每日应用增量(十个)下载次数(十亿次)1.2.2 移动办公平台:泛微网络移动办公平台由功能独立的移动办公SaaS发展而来,具有不受办公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且聚合了即时通讯、企业社交、协同办公、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种办公产品的能力,能帮助企业更加轻松高效地实现人员和业务的连接。2005年是中国协同办公市场的起步阶段,泛微
25、协同管理软件e-cology、移动办公软件e-office等产品得到应用。2010年,iPhone4和iPad发布,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覆盖使办公场景从固定的办公室拓展到任何有网络的地方。2019年底,新冠疫情的爆发极大地增加了居家远程办公的需求,促使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移动办公行业迅速发展,在线办公平台全面爆发。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中国移动办公市场2019年规模为271亿元,2024年达到48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2.4%泛微网络:专注于协同管理软件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自主研发的V5协同管理平台,开发了面向中小企业的A6+,面向中大型企业和集团型企业的A8+、A8-N,以及
26、面向政府组织的G6、G6-N,服务于全国40000多家政府及企业组织。受益于新冠疫情带来的居家办公需求,公司股价从2019年12月的34.27元快速增长至2020年12月的峰值82.93元,2020-2022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5.27%、35.11%、16.41%,毛利分别同比增长14.21%、35.23%、13.68%。13 移动办公产业链结构复盘泛微网络股价(元)0153045607590受益于新冠疫情带来的远程办公需求1.2.3 移动安全软件:安恒信息伴随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风险逐渐向移动端蔓延,恶意软件猖獗、数据泄露和隐私侵犯频发。自2010年8月安卓平台首次出现公认
27、病毒起,通付盾移动安全实验室单季度监测到超过334万个高危漏洞;阿里聚安全发现97%的热门APP存漏洞,2015年安卓系统漏洞同比暴增10倍,iOS系统安全漏洞同比增长1.28倍。中国电信研究院和爱加密表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351万款进行风险检测的安卓应用中存在高危级漏洞的有239万款,占总数的76.89%,其中超过90%未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受移动端安全风险蔓延和用户风险意识增长的推动,移动安全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2019年全球移动安全市场规模为349.4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034.5亿美元,到2031年将进一步扩大到
28、1784.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4.5%。安恒信息:主营业务为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网络信息安全服务,涉及应用安全、大数据安全、云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控制安全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领域。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阿里云、华为等,如安恒秘盾为钉钉用户量身打造加密解决方案。2020-2021年国内多条黑色产业链持续活跃,公司股价保持高位,从2019年11月的78.42元增长到2022年1月的峰值155.15元,同时期营收同比增长40.14、37.59%,毛利同比增长39.12%、27.61%。14 不同风险等级漏洞的安卓应用占比复盘安恒信息股价(元)75.01%
29、74.14%74.87%76.75%75.89%76.32%78.16%77.39%76.89%低危中危高危202120222023050100150200250300黑卡、群控等黑色产业链活跃带来安全软件需求,支撑股价保持高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陆续出台,移动安全形势好转1.2.4 手机银行:科蓝软件手机银行是指银行以智能手机为载体,使客户能够在此终端上使用银行服务的渠道模式。自1999年起步以来,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银行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广泛应用的转变,从账户查询逐渐增加更多功能。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消费习惯的改变使更多消费者倾向于使用手机银行进
30、行日常金融操作,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性、实时性和个性化金融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通过建设手机银行平台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以增强竞争力。微信支付等网络支付平台的渗透培育了用户习惯,这进一步推动了手机银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生物识别、大数据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推动用户数量和交易规模快速增长。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24年6月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达到5.54亿户,同比增长2.83%。科蓝软件:国内领先的银行IT解决方案供应商,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软件产品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客户包括天津银行、华夏银行、重庆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
31、,在国内移动银行IT市场份额排名第一。2019年3月与蚂蚁金融云达成合作,共同研发移动互联网金融平台方案及金融核心系统;2021年6月携手华为发布鸿蒙移动金融兼容工具与方案,此后中标绍兴银行等多家银行鸿蒙手机银行系统建设项目,推动公司股价快速上涨。15 2024年6月手机银行活跃用户数(百万户)复盘科蓝软件股价(元)156 114 101 54 54 39 30 28 24 17 04080120160工行农行建行中行招行交行平安邮储浦发广大051015202530鸿蒙手机银行系统建设需求推动公司股价快速上涨与蚂蚁金融云达成业务合作鸿蒙鸿蒙即将发布,推动股价大涨1.2.5 手机证券APP:同花
32、顺手机炒股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的数据传输功能来实现用手机进行信息查询和的新一代无线应用炒股系统。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投资者数量持续增多。与手机银行类似,手机炒股需求受移动互联网发展、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金融消费习惯改变、移动支付普及等因素的推动,成为股民交易股票的主要方式。根据易观千帆,2024年12月证券服务应用活跃人数超1.71亿人,活跃人数全网渗透率达16.02%,移动端交易客户数比例达89.5%。从功能层面看,相比券商自营APP,头部第三方证券APP的功能覆盖、科技属性、流星具备显著优势,除部分头部券商,其他中小券商主要依托第三方APP提供技术方案和业务导流。同花顺:是国内领先的互
33、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头部网上证券交易系统供应商之一,推出爱基金网、iFind金融数据终端、i问财、AI投资机器人、AI开放平台、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产品。同花顺APP是国内主流移动端股票软件之一,提供针对C端客户的智能股票分析及决策工具,2024年11月活跃用户数达3783万户。历史上公司股价与股市行情关联较大,牛市期间用户增加推动股价上涨。如2015年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2020年A股领涨全球,公司股价分别达到新峰值76.99元和158.14元。16 2024年11月主流第三方证券类APP月活(百万户)复盘同花顺股价(元)38 19 13 4 4 12 11 9 051015202
34、530354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15年6月5日上证指数达到5023.10点A股领涨全球,上证指数一举突破3000点1.2.6 移动出行APP:滴滴出行移动出行是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出行服务,整合了网约车、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利用智能设备和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便捷出行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出行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中。由于主要大城市道路设施和停车资源已接近饱和,地面交通难以继续依靠增加汽车保有量发展。汽车共享这一创新业态可以有效缓解出行供需矛盾,一些闲置车辆资源也可以实现再利用,减少了车辆的空置运行及其对道路和车位的占用,具有较大的
35、经济和社会价值。相较于传统出租车,网约车具有价格透明、叫车方便等优势,融合了通勤、生活、商务、旅游等出行场景,不断为用户创造新的出行体验。受此推动,加之数据分析和AI技术对车辆匹配和调度流程的改进,近几年我国网约车市场不断发展,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3194亿元,同比增长32.53%,我们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自动驾驶技术和Robotaxi的出现,可能为网约车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滴滴出行:是全球卓越的移动出行科技平台,提供网约车、出租车召车、代驾、顺风车等多元化出行服务,并运营车服、外卖、货运等业务,市场份额超过75%。2021年7月滴滴出行AP
36、P因存在严重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国家互信办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此后股价一路暴跌。2023年APP重新上架,股价也于2022年9月触底后波动回升。17 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十亿元)复盘滴滴出行股价(美元)0300600900120015002021/06/302022/06/302023/06/302024/06/30滴滴出行APP因违法收集个人信息被网信办通知下架,随后股价一路下跌滴滴出行APP重新上架后股价逐渐波动回升241 246 238286241319406505620753957119615352368-20%-10%0%10%20%30%40%0500100015002000
37、2500Robotaxi网约车顺风车网约出租车同比变化(%)1.3.1 游戏产业:flash技术推动页游发展,智能机普及引发手游热潮 2013-: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后来居上2007-2012:flash技术进步,页游井喷2000-2006:端游一枝独秀2 0 1 3 年,硬 件 配 置 及 上 网 带 宽 提升,手 机 成 为 重 要 游 戏 终 端,契 合用 户 碎 片 化、轻 量 化 需 求,我 叫M T 、大 掌 门 等 游 戏 流 水 超 千万(据 G a m e Re s)。同 期,多 个浏 览 器 宣 布 禁 止 f l a s h 插 件(据 搜狐),页 游 市 场 规 模 份
38、额 下 滑。2 0 1 6 年,手 游 市 场 规 模 超 越 端游,产 业 步 入 精 品 化 时 代。老 牌 网游 I P 陆 续“端 转 手”,王 者 荣耀 阴 阳 师 等 产 品 逐 步 成 熟。千 禧 年 后,网 络 带 宽 提 升、网 吧 普 及,以 传奇大话西游等为代表的 M M O R P G 端游 出 现。端 游 具 有 长 周 期、重 度、粘性 高、用 户 付 费 意 愿 强 的 特点。以 腾 讯 网 易 为 代 表 的 端游 大 厂,在 这 一 时 期 推 出 代表 性 端 游 大 作 奠 定 行 业 地位,并 至 今 流 水 长 青。2 0 0 7 年 后,端 游 进
39、入 瓶 颈 期,产 品 类 型 单 一、新 品 后 继 乏 力。同 期,f l a s h 插 件 技 术 成 熟,即开 即 玩 的 网 页 游 戏 出 现,游 戏 开发 门 槛 降 低。2 0 0 8 年,页 游 供 给 爆 发,弹弹 堂 等 标 志 性 产 品 出 现,涵 盖休 闲、M M O、S LG、格 斗 等 多个 品 类。2 0 0 9 年,页 游 收 入 增速 突 破 2 0 0%(据 C N G)。图:2008-2024游戏市场收入结构变化05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
40、024(单位:亿元)端游收入页游收入手游收入总收入1.3.2 影视产业:由长到短,内容形态、商业打法的嬗变 电影市场规模化2010年阿凡达推动全国3D银幕数激增至1100块(据中国艺术报);2015年,全国票房突破440亿元,同比增速48.7%(据国家电影局)。网剧平台格局初定2010年,百度旗下的“奇艺网”上线,并在次年更名为“爱奇艺”;2011年,腾讯视频上线运营;2015年,阿里巴巴宣布收购优酷土豆(据新京报)。传统影视时代(2000-2015年):内容生产高度中心化,渠道依赖院线/电视台。IP改编爆发式增长2016年流量在20亿以上的全部由IP改编(据搜狐);版权成为各路玩家争夺焦点。
41、电视剧单集成本最高一度涨到100万元以上(据新京报)。长视频快速发展“爱优腾”背靠大厂资源,在版权领域快速收割的同时,也通过自制网络电视剧、电影、综艺等,实现内容和用户规模领先,跃升为行业第一梯队(据新京报)。流量IP时代(2015-2018年)资本驱动下“IP+流量明星”模式主导,追求短期流量变现。短视频冲击期(2018-2021年)短视频平台重塑用户内容消费习惯,传统影视被迫降本增效短视频平台崛起2019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19亿元增长至1006.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5.6%(据人民网)。我们认为,此后移动互联网内容全面视频化,平台依托内容流量基础向多领域拓展,垂类
42、平台内容展示均视频化升级。微短剧雏形初现2021年快手短剧日活用户达2.3亿,创作者收益超10亿元(据新浪新闻)。短剧爆发期(2021-2023年)工业化生产竖屏短剧,付费分账模式跑通商业化路径短剧市场爆发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6.8亿元(据艾媒咨询)。产业链快速发展据广电总局,微短剧全年备案数量从2021年的398部上升至2022的2775部,同比增长近600%;2023年红果短剧日活已增长至500万,月活跃用户超过了2000万(据网易新闻)。1.3.3 复盘社交产业:从移动社交到场景社交,AI终将全面赋能
43、PC互联网社交萌芽(1999-2009年):以文字通讯与BBS社区为主,构建初步网络社交关系链。移动社交崛起(2010-2014年)智能手机普及重构社交场景,熟人关系链迁移至移动端:2011年微信上线,2013年用户破3亿(据腾讯官方微博);微博2013年注册用户达5.36万,明星大V粉丝经济崛起(据互联网实验室);运营商点对点短信业务2013年1-2月收入同比下降10.6%,微信等OTT应用替代效应显著(据工信部电信业统计公报)。场景化社交爆发(2015-2022年)社交与内容消费深度融合,算法驱动兴趣圈层重构内容社交破局:2016年抖音上线,截至2018年12月,抖音国内DAU突破2.5亿
44、,MAU突破5亿(据抖音2018年度数据报告);截至2017年12月24日,小红书实现单日超过10亿次的笔记曝光(据产经网);B站2018年MAU达9280万,Z世代用户日均使用时长78分钟(据BILI上市招股书)。社交场域电商化:2018年,社交电商拼多多凭借微信“砍一刀”裂变拉新,拼多多平台GMV达4716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1412亿元增长234%;平台年度活跃买家数达4.185亿,较2017年同比增长71%(据公司公告)。AI社交初现端倪(2023年-)虚拟人经济规模化落地超写实数字人AYAYI、国风虚拟偶像翎Ling等虚拟人先后入驻小红书(据36kr),预计2025年虚拟人带动市
45、场达到6402.7亿元(据艾媒咨询)。智能交互:降低社交成本聊天软件WhatsApp集成metaAI,它能让用户直接通过应用程序与人工智能互动,增强 WhatsApp 的功能,如回答问题、产生想法,甚至根据用户提示创建图像(据Merlin)。算法驱动兴趣社交&熟人社交关系链智能拓展:Tinder基于ai分析用户资料照片,优化匹配策略(据搜狐新闻);LinkedIn利用职业路径数据,通过AI润色招聘需求,为用人单位推荐高契合度求职者(据领英官网)。1.3.4 复盘营销行业:从“流量收割”转向“需求创造”互联网营销破局(2000-2009年)门户网站分流预算,效果广告雏形初现数字广告技术奠基:20
46、03年百度推出竞价排名,竞价排名收入迅速攀升至接近总收入的80%(据新浪科技)。2009年中国搜索引擎广告市场规模69.5亿元,同比38.2%(据艾瑞资讯)。移动社交营销革命(2010-2015年)KOL经济崛起,品效合一成核心诉求社交平台商业化加速: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上线,2015年企业号超30万(据艾媒咨询);微博2015年广告收入25.41亿元,同比增长55%(据公司公告)。内容营销范式转移:我们认为,这一时期品牌从硬广转向“故事+产品”软植入,关键意见领袖对用户活跃度和广告转化率提升显著。全域营销时代(2016-2022年)流量红利见顶倒逼精细化运营,营销闭环促进需求创造平台生态割
47、据:2019年字节跳动巨量引擎收入超1400亿元,占移动广告市场近三成(据界面新闻及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2021年微信小程序交易额超1.6万亿元,年均DAU破4亿(据新浪科技)。私域运营常态化:企业加速构建自有用户资产池,社群+小程序+直播形成闭环。AIGC重塑营销行业(2023年起):创意效率跃升:AI工具实现文本、图像、视频的批量生产,我们认为部分广告的生产周期从周级压缩至小时级。动态个性化适配:AI根据用户画像实时生成千人千面内容,如电影预告片多版本生成、促销文案动态优化,点击率有望显著优化。跨模态协同:单一输入(如商品链接)可同步生成图文、视频、3D素材,能够有效提升全渠道内容覆
48、盖率。行为预测精准化:AI整合多源数据(社交、搜索、交易)建模,消费决策路径预测准确率达较高,能够驱动促销策略动态调整。实时动态定价:AI结合市场需求、竞争价格与用户敏感度生成浮动报价。1.4.1 移动通信网络制式升级,连接方式演进22移动通信平均每十年更新换代一次,而移动网络主流业务及应用通常需要两代成熟。伴随网络制式从3G升级到5G到未来的6G,网络连接方式由“人联”走向“物联”以及“智联”时代。2010年代,3G频段以“人联”为主,主要频段包含3GHz以下频段,以语音、MBB应用为主;2020年前后,伴随5G商用进入毫米波频段,以URLLC、mMTC应用为主,“万物互联”成为主流;在5G
49、三大应用基础上,6G将新增AI和感知两大领域,驱动普惠智能,使得万物“智联”。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整理互联网应用互联网应用 丰富的互联网应用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出现出现3G3G5G5G以语音业务核心以语音业务核心 移动移动语音语音业务广泛应用业务广泛应用低速数据业务低速数据业务 100kbps100kbps速率速率数据业务开始发展数据业务开始发展 几十几十MbpsMbps速率速率语音业务为主语音业务为主 移移动 语 音动 语 音 业务仍然业务仍然应用广泛应用广泛车联网车联网&工业工业4.04.0时代时代 全面进入工业全面进入工业4.04.0时代时代4G4GVoLTEVoLTE 基于基于IMSI
50、MS的全的全IPIP传输的语传输的语音业务音业务物联网物联网 从人与人通信延伸从人与人通信延伸到万到万物互联物互联数据业务数据业务为为主主几百几百MbpsMbps速率速率丰富丰富AppsApps 各类移动各类移动APPAPP广泛应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用,移动互联网快速快速发展发展高速移动高速移动 350Km/h350Km/h海量连接海量连接 千亿设备连接能力千亿设备连接能力2G2G移动数据业务进一步提速移动数据业务进一步提速 10Gbp+10Gbp+速率速率高清视频高清视频 AR/VR/8KAR/VR/8K电视电视5G5G-A 6GA 6G工业互联工业互联 定位、确定性网络、高精定位、确定性网
51、络、高精度授时度授时千亿千亿物联物联 RedCapRedCap、无源、低功耗、无源、低功耗天地一体天地一体 空天地一体化空天地一体化通感一体通感一体 通信感知融合通信感知融合沉浸实时沉浸实时 下行超带宽、宽带实下行超带宽、宽带实时交互时交互智能上行智能上行 上行超宽带、覆盖能上行超宽带、覆盖能力提升力提升1.4.2 基站侧:高频集成化、大带宽23高集成度、多天线与大规模MIMO:伴随带宽提升,基站端天线高频集成化,5G使用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技术,5G基站天线复杂性增加,天线端口数达64TR,提升系统容量、频率效率和信号质量,PCB取代传统馈电网络,天线阵子数量大幅提升,相应
52、终端射频前端器件、滤波器用量成倍增加。支持高频段和大带宽:可工作在毫米波等高频段,支持100MHz、200MHz甚至更宽频段。小型化与多样化形态:设备形态多样,具备超小型基站等,部署更加灵活,具备智能管理和自适应能力,可实时监测网络状态、用户需求等,自动调整功率、波束方向等参数,提高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率。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整理2G2G双极化电调天线双极化电调天线3G3G多频双极化天线多频双极化天线4G4G多频多端口天线多频多端口天线&MIMO&MIMO5G AAU5G AAU Massive MIMOMassive MIMO1.4.3 网络端:云网融合,云业务加速发展,推动算力网络发展2
53、4通信网络架构发生变革,最大化发挥5G优势:5G网络将采用全服务化、软件化的架构,具备切片、边缘计算等新能力,面向不同垂直行业场景,进行按需配置,实现网络的定制化、开放化、服务化。网络软件化:实现网络软硬件解耦、网络功能与虚拟层解耦,进而实现全网的网络功能随需定义、灵活组合与快速部署;5G网络切片:提供了提供特定网络能力、端到端的逻辑专用网络,灵活的 形式满足垂直行业差异化服务的需求;边缘计算:将计算、存储、业务能力向网络边缘迁移,使应用近距离、分布式部署,满足AR/VR、车联网等多样化业务需求。5G网络的低延迟、高带宽、以及5G网络切片技术帮助云服务质量提升,以及为不同云业务提供定制化网络服
54、务,边缘能力拓展云业务应用场景。0%5%10%15%20%25%30%35%40%45%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2024E 2025E 2026E 2027E市场规模同比增速图表: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速(亿美元)注:历史数据分别来源于2022-2024年中国信通院报告整合5G网络商用期0%10%20%30%40%50%6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21202220232024E2025E2026E2027E市场规模同比增速图表: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速(亿美元)1.
55、4.3 网络端:云网融合,云业务加速发展,推动算力网络发展25云网融合:依靠5G网络切片、云化等技术,将5G连接能力与云计算资源和服务能力紧密结合,使二者相互赋能、协同工作,形成有机整体。在此背景下,国内三大运营商加速推动算力网络建设,通过加大算力基础设施、积极深化模型+应用+安全+融合全方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依托高性能的算力集群,实现相关云业务收入加速增长,规模高速扩大。根据中国信通院报告,截止2023年,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国移动(移动云)和中国联通(联通云)公有云IaaS市占比即达到37.8%以上。图表:中国移动算力网络架构图表:三大运营商云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亿元)0%20%40%60%
56、80%100%120%140%16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H20212H20211H20222H20221H20232H20231H2024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YoY中国电信YoY中国联通YoY21.31%17.07%12.83%9.41%7.15%3.73%28.50%阿里云天翼云移动云华为云腾讯云联通云其他图表:2023年公有云IaaS厂商市场占比1.4.3 网络端:算力规模扩大推动数据中心、光模块等市场演进、增长26算力规模快速增长,带来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根据最新的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4
57、 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达 71.5EFLOPS,同比增长 20.6%,智能算力规模达 725.3EFLOPS,同比增长 74.1%;2025 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预计达 85.8EFLOPS,增长 20%,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EFLOPS,增长 43%。流量增长,驱动光传输升级:5G也推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对400G/800G光模块需求,同时在集成技术、调制技术、封装形式等多种维度加速演进。整理图表:2008-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规模发展情况(亿元)图表:光模块内部结构随封装改变的演进图演进维度演进维度发展路径发展路径传输速率10G40G100G400G800G1.6T3.2T封装形
58、式SFP/SFP+QSFP/QSFP+QSFP-DDCFP 系列CPO调制技术ASK/PSKQAM相干调制集成技术分立器件集成光电集成共封装集成图表:光模块技术演进路径1.4.4 终端侧:2G/3G退网,Cat1&5G加速渗透,产业价值量提升27物联网升级替代,高端产品价格下沉带动规模提升:推动存量 2G/3G 物联网业务向 NB-IoT/4G(含 LTE-Cat1)/5G网络迁移,提升交通路网、城市管网、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有需求场景提升深度覆盖水平。支持 4G(含 LTE-Cat1)发展,满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加快 5G 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应用场景网络建设,满足高速
59、率、低时延联网需求5G芯片和模组相较于4G等模组价格相差不大,价格方面具备竞争力,为大规模产业化奠定基础。移动物联网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NB-IoT模组价格与2G模组趋同,引导终端向NB-IoT和Cat1迁移。截至2024年底,运营商发展移动物联网(蜂窝)用户26.56亿户,全年净增3.24亿户,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8.66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重达59.7%。整理蜂窝物联网蜂窝物联网4G4G及及5G 5G 10%10%渗透率渗透率Cat1&eMTC Cat1&eMTC 30%30%渗透率渗透率150Mbps150Mbps速速率满足绝大率满足绝大多高速物联多高速物联网连接需网连接
60、需求,成本逐求,成本逐渐下滑,具渐下滑,具备大规模商备大规模商用基础用基础定位中速定位中速率,率,Cat1Cat1成成本较低,技本较低,技术成熟无需术成熟无需运营商升级运营商升级网络,具备网络,具备承接承接Cat4Cat4下下沉市场能力沉市场能力定位低速定位低速率、低功率、低功耗、低成耗、低成本,应用广本,应用广泛泛NBNB-IoT IoT 60%60%渗透率渗透率图表:物联网模组网络制式及市场预测(十亿只)39.1%41.6%46.0%52.3%57.2%59.7%0%10%20%30%40%50%60%70%05101520253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蜂窝物联网
61、用户数占移动终端占比图表: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用户数及占移动终端情况(亿户)1.4.4 终端侧:Wi-Fi6同步5G启航,共享万物互联时代28移动网络时代,Wi-Fi功能成为设备标配,Wi-Fi广泛渗透至消费类电子等行业。Wi-Fi6升级拉动设备出货量加速增长。运营商加速开拓智慧家庭、智能组网业务,千兆光网建设中,10GPON+Wi-Fi6 成为主流,网络终端设备受益于电信运营商投资增加。Wi-Fi6对万物互联以及AR/VR、高清视频等对带宽、接入容量要求更高的应用生态的率先支持,从而驱动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机遇,带来产业链从芯片到模组到应用的快速发展机遇。根据IDC Reserch报告,仅在20
62、23年,WiFi设备的出货量就将达到38亿台,其中2/3为WiFi6或WiFi6E设备。伴随物联网设备的Wi-Fi6芯片组进入市场,物联网设备占比将会持续提升,预计2027年前超过40%。资料来源:Juniper,C114、IDC Research,华西证券研究所图表:Wi-Fi代际演进路线图表:Wi-Fi出货量预测(十亿只)1.4.5 流量分发:流量持续提升拉动CDN需求29流量需求的不断增长是CDN高速增长的动力。在4G视频应用时代,流量增长使源服务器压力增大、用户体验变差,CDN 可缓存内容、分担负载,提升体验,从而驱动其市场需求增长。CDN迎来高速发展。2015年阿里、腾讯等云厂商进入
63、CDN行业,行业竞争格局恶化,2017-2018年开始激烈价格战。从2019年开始,各大厂商CDN计费差别趋同,行业平均价格趋于稳定,整体市场逐渐趋向多头集中的稳定局面。图表:1999-2021年历年CDN市场规模图表:20192024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及月户均流量(DOU)增长情况02DeepSeek开源:AI的“安卓时刻”302.1.1.Open AI闭源模型打开世界AI大门闭源大模型的定义闭源大模型是指由特定组织或公司开发、拥有和维护的复杂结构模型,其源代码和内部实现细节不对外公开,仅通过商业许可或授权方式提供给他人使用。这种模型由于源代码的保密性,用户无法直接查看或修改其内部结构,从而确
64、保了模型的保密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为开发者提供了对模型的完全控制权和商业价值。典型代表:1.GPT-3(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3)发布方:Open AI特征:拥有高达1750亿个参数,是目前最大的自然语言生成模型之一。能够在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生成连贯、自然的文本,包括对话、文本摘要、问答等。通过预训练的方式,GPT-3能够处理广泛的自然语言任务,无需进行大量的微调。由于其强大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GPT-3已成为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首选模型。2.T5(Text-to-Text Transfer Transformer)发布方:谷歌特征:采用了
65、编码器-解码器架构,能够处理多种文本生成任务。在多个自然语言处理基准测试中取得了优异的表现,包括翻译、摘要、问答等。谷歌提供了多种版本的T5模型,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计算资源。T5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31GPTGPT的整体架构的整体架构资料来源:超级AI大脑,SegmentFault思否网,华西证券研究所2.1.2 LLaMA为代表的开源模型使得AI连接世界开源大模型的定义开源大模型凭借其公开的源代码、庞大的参数规模和复杂的结构,以及强大的社区支持,成为推动AI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种开放性不仅允许任何人查看、复制、修改和分发模型,还极大地促进了技术的交流与创新。
66、活跃的开发者社区持续为模型的开发、维护和优化贡献力量,使得开源大模型能够快速迭代和适应各种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模型进行定制和优化,满足特定场景下的应用需求。此外,开源大模型通常免费或低成本提供,显著降低了技术应用的门槛,使得更多的开发者和企业能够轻松接入和使用先进的AI技术,加速了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典型代表LLaMA 3发布方为Meta(原Facebook),其特征包括8B和70B两个版本,是开源模型中的佼佼者。通过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进行微调,展现出与顶尖闭源模型相媲美的性能。适用于聊天机器人、自然语言生成任务以及编程任务等场景。模型的开源特性使得开发者可以自由地进行定
67、制和优化。扎克伯格表示,Llama 3.2的端侧版本 1B 和 3B 将是最强的端侧AI。它当前能接受文字输入和输出,支持最大 128K 令牌的上下文长度。这两个端侧模型是通过对Llama 3.1 8B 和 70B 的剪枝(修剪掉大模型中利用率较低的参数)和蒸馏(利用大模型做教师,小模型学习的核心参数训练模式)训练而成。在微调训练过程中还加入了由Llama 3.1 405B提供的合成数据,以优化其在摘要、重写、指令遵循、语言推理和工具使用等多项能力上的表现。32Llama 3.2Llama 3.2的端侧版本的端侧版本 1B 1B 和和 3B 3B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BAB面
68、,华西证券研究所面,华西证券研究所国内头部大模型在中文场景下优于Claude 3.5 Sonnet(20241022),接近ChatGPT-4o-latest,较o1尚有较大差距。T-4o、Claude 3.5Sonnet等顶尖闭源模型正面竞争。在2024年12月SuperCLUE测评中,国内外模型仍有一定差距。o1取得80.4分领跑全球,o1-preview、ChatGPT-4o-latest紧随其后有超出70分的表现。国内大模型DeepSeek-V3、SenseChat 5.5-latest取得68.3分领跑国内大模型,有超出Gemini-2.0-Flash-Exp、Claude 3.5S
69、onnet(20241022)的表现,稍落后ChatGPT-4o-latest(-1.9分)。国内头部大模型与o1整体相比落后12.1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33资料来源:CLUE中文语言理解测评基准,53Ai,华西证券研究所SuperCLUESuperCLUE基准基准20242024年测评代表性模型对比(国内外模型对比)年测评代表性模型对比(国内外模型对比)2.1.3 海内外模型差距正在缩小20242024年国内外大模型差距年国内外大模型差距2.1.4 中国百模大战开启2023年6月开始国内涌现出众多的通用大模型和垂类大模型,截至2024年初国内公布的大模型数量已超过300个,市场竞争激烈,大
70、模型行业呈现出“百模大战”的竞争格局。在这场竞争中,不仅有大型科技公司参与,还有众多初创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和政府机构等多方主体。竞争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企业通过不断优化算法、改进模型架构、提高计算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来提升AI模型的性能。此外,创新还包括开发新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34资料来源:亿欧智库,华西证券研究所20232023-20242024中国中国AIAI大模型发展历程大模型发展历程20232023-20242024中国中国AIAI大模型的关键进展大模型的关键进展2.1.5 人工智能大模型年度发展趋势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
71、力量。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作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快速演进,激发全球科技、产业和时代之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剖析大模型发展态势,从技术、生态、应用、商业模式等多维度研判,梳理出七大核心趋势:模型能力不断提升,国内外差距逐步缩小,端侧大模型崛起,开源生态完善,大模型降价,工业场景应用加速落地,商业模式创新。(一)模型能力不断提升在文本能力上,随着模型参数、训练数据和训练时间的增加,模型文本能力的上限不断刷新。在多模态能力上,实时对话延迟显著缩短;图片理解、视频生成、图像生成的基准测试最高分不断被突破。在复杂思维能力上,
72、模型后训练从单次采样转化为思维链强化和规模化采样,大模型应对代码、数学等高阶推理能力快速演进。模型处理容量上,大模型的上下文窗口不断扩大,上下文窗口中位数已达128k,闭源最大已达200万。2025年,随着后训练技术如RLVR和规模化采样的普及,模型准确性和稳定性将显著提升,“幻觉”问题有望得到基本解决,大模型将在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工业场景中扮演关键角色。35资料来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Allen AI,康奈尔大学,华西证券研究所预训练的纯文本大型语言模型(预训练的纯文本大型语言模型(LLMsLLMs)多模态生成能力的框架)多模态生成能力的框架RLVRRLVR训练语言并验证模型的逻辑训练语
73、言并验证模型的逻辑2.1.5 国内外差距逐步缩小,市场环境差距明显(一)中国大模型加速追赶,开启竞争新格局。国内大模型通过架构、算法创新降低训练成本,探索模型极限。中国AI研发能力已居世界前列,AI领域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专利申请数量世界第二,国内外大模型能力差距被不断缩小。通过协同创新、生态创新,国内大模型产业正在形成跨 APP、跨设备、跨行业协同创新新格局。(二)目前国内外大模型市场环境差距明显。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报告表明,在投资总量上,24年,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额约为641亿美元,中国仅为55亿美元。雄厚的资金投入使国际科技巨头能够广泛招聘人才、购置算力,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在市
74、场规模上,国内外大模型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营收和用户数量上差距显著,市场营收层面,24年国内公开招投标大模型项目市场规模约为0.9亿美元,而ChatGPT企业版年收入为34亿美元。用户数量层面,国内豆包和文小言月活用户总和为7千万,ChatGPT月活用户高达6亿。值得注意的是,ChatGPT企业版、个人版用户中非美国本土比重约为50%和86%。36 中国和美国在中国和美国在AIAI论文发表的数量对比论文发表的数量对比20152015-20252025全球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及预测全球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及预测2.1.5 端侧大模型成为AI行业的新增长引擎(一)端侧大模型能力持续
75、优化。随着大模型压缩和量化技术的不断提升,知识密度持续增大,终端搭载的模型能力值逐步增强。24年2B参数量的大模型MiniCPM能力与20年GPT-3 175B大模型能力接近。终端算力加速渗透。大模型的规模化扩展需依赖云端和终端的协同工作,通过云端搭配终端进行AI计算工作负载的分流,带来成本、能耗、性能等方面的优化,AI处理的发展重心逐步从云端向手机、PC等终端载体转移。(二)大模型技术推动智能终端迈向新高度。我国人工智能下游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特别是智能终端行业的蓬勃发展,强力拉动端侧大模型市场的扩张,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23年我国端侧大模型市场规模仅为8亿元,24年有望突破21亿元;
76、手机作为典型终端载体,24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达1.7亿台,预计25年我国AI手机市场份额将达到30%左右。37 主流手机厂商推出的端侧大模型主流手机厂商推出的端侧大模型AIAI智能硬件的发展历程智能硬件的发展历程2.1.5 大模型开源生态不断完善(一)开源模型发展迅速,能力比肩闭源模型。24年开源大模型发展迅速,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平均能力差距在急剧缩小,顶尖开源模型能力已经比肩闭源GPT-4模型。国产开源大模型如Qwen、DeepSeek等在全球开源模型中占据领先地位。(二)开源模型数量持续增加,国产开源生态不断完善。24年,全球开源大模型数量保持快速增长,数量持续增加,其中国产开源模型数
77、量和占比均有较大提升。国产大模型开源工具蓬勃发展,大模型开源生态不断完善。国产大模型开源框架、推理引擎和开源社区为国产大模型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5年,开源与闭源大模型将持续共存并协同发展,开源模型将更多依赖开源社区的力量推动其进步。具备完整训练方案的全链路开源模型,有望成为开源模型发展的新兴重要方向。38 Qwen2.5Qwen2.5-1M 1M 系列模型系列模型多模态大模型识别图片的程度多模态大模型识别图片的程度2.1.5 大模型行业掀起降价浪潮(一)随着新架构新技术的应用,大模型推理成本显著降低。MoE模型作为降低模型成本的最佳策略之一,相比传统的稠密模型,只激活部分参数
78、来处理输入,显著降低了模型推理成本。另外,由DeepSeek提出的提示词缓存功能,能够将频繁请求的上下文提示保存在模型的记忆中,减少生成响应时所需的 Token 数量,将进一步降低输入价格。(二)随着推理成本的降低,大模型定价普遍下调。成本的降低和大模型厂商的激烈竞争,推动模型价格的大幅下降。海外方面,以OpenAI为例,2024年5月发布GPT-4o,模型性能升级,价格较GPT-4-Turbo下降50%,2024年8月上线GPT-4o新版本,更强更便宜,输出价格节省33%。国内方面,以阿里为例,2024年12月31日阿里云宣布2024年度第三轮大模型降价,通义千问视觉理解模型全线降价超80%
79、。(三)大模型调用成本降低,有效推动了市场规模壮大。高性价比的模型订阅费用降低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使用成本,推动了大模型市场的规模拓展。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报道,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海外方面,24年大模型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较23年增长4倍左右,预计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国内方面,24年大模型市场规模为3亿美元,预计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足够大的使用规模将进一步加速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2025年,大模型降价战或将持续,随着AI能力的加速普惠,AI应用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大模型应用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机会和发展潜力。39资料来源:财联社,CNSD,华西证券研
80、究所MLA,MQA,GQA,MHAMLA,MQA,GQA,MHA四种模型的区别四种模型的区别MoEMoE模型模型2.2.1 AI+眼镜:新一代计算交互平台,百镜大战风起云涌40AI眼镜百花齐放,各大厂商纷纷入局。CES 2025科技春晚上,全球多家消费电子厂商发布自有AI眼镜产品,推动AI眼镜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我们预计2025年还会有更多的消费电子品牌加码AI眼镜终端,推出相关的产品系列。眼镜眼镜发布时间发布时间是否发售是否发售售价售价重量重量是否有摄像头是否有摄像头摄像头参数摄像头参数AI+音/视频眼镜Ray-Ban Meta2023年9月是299美元48.6g是1200w李未可Meta
81、 Lens Chat2024年4月是699元38.3g(不含镜片)否-华为智能眼镜22024年5月是2299元38.2g否-闪极 AI智能拍摄眼镜2024年5月是1499元50g是1600wSolos AirGo Vision2024年7月是299美元42g是-界环AI音频眼镜2024年8月是699元30.7g否-Emteq Labs-Sense2024年10月否-62g否-小度AI眼镜2024年11月预计25H1发售-45g是1600wLOOKTECH AI眼镜2024年11月12月开启海外众筹199美元37g是1300w暴龙AI眼镜2024年11月否-是1200w加南KANAAN-K120
82、24年12月否1388元29.2g(不含镜片)是-雷鸟V3CES 2025是1799元39克是-大朋DPVR Al Glasses系列CES 2025否-是-舜为科技AI眼镜解决方案CES 2025否-李未可AI眼镜Meta Lens ViewCES 2025否-37g是1200w闪极科技loomos AI眼镜CES 20251月开启众筹-是-Vuzix Ultralite Pro OEMCES 2025否-78.3g是800wVuzix Ultralite Audio OEMCES 2025否-韶音智能音频眼镜CES 2025否-45g是1200w1MORE万魔G70CES 2025预计Q3
83、上市-是500wGetD格多维AI音频眼镜CES 2025是30美元-否-GetD格多维AI拍摄眼镜CES 2025预计Q2上市200美元-是1200w创通联达AI眼镜参考设计CES 2025否-40g是-AAC AI眼镜参考设计CES 2025否-是-亿境虚拟 AI眼镜解决方案SW3010预计25Q1量产否-45g是-Up Network与星纪魅族合作Web3预计25Q1发布否-44g-致敬未知预计25Q1发布否-是-小米预计25Q1发布否-是1600w三星&谷歌预计25Q3发布否-50g是1200wMeta Oakley预计2025年否-是-蜂巢科技&宝岛眼镜近期否-KTC AI眼镜近期否
84、-是-字节跳动计划中否-腾讯计划中否-苹果Atlas计划中否-荣耀计划中否-传音计划中否-微软计划中否-vivo计划中否-眼镜眼镜发布时间发布时间是否发售是否发售售价售价重量重量是否有摄像头是否有摄像头摄像头参数摄像头参数AI+AR眼镜OPPO Air Glass 32024年2月否-50g否-Brilliant Labs Frame2024年5月是349美元39g是-谷歌原型机2024年5月否-是-逸文Even Realities G12024年6月是599美元40g否-Meta Orion2024年9月否-98g是-Spectacles 242024年9月否-226g是-Journey L
85、ens2024年9月是195美元40g是-StarV Air22024年9月是2799元起44g否-Rokid Glass2024年11月预计25Q2发售2499元49g是1200wVuzix Z1002024年11月是499美元38g否-谷东科技Star1S2024年11月否-是1600wINMO Air32024年11月是4299元-是1600wINMO GO22024年11月是3299元-否-Xreal ONE2024年12月是3299元82g否-XREAL Air 2 Ultra2024年7月是3999元80g是-夏普dynaEdge XR12024年12月否-是-雷鸟X3 ProCE
86、S 2025预计Q2上市-60g是-未目科技Haliday GlassesCES 2025否-35g否-雷神 AURA 智能眼镜 AR 轻享版CES 2025是999 元79g否-雷神 AURA 智能眼镜 AR+AI 版CES 2025预计25年3月-是4800w雷神 AURA 智能眼镜 AI 探索版CES 2025预计25年5月-是-莫界科技双目彩色异显AI+AR眼镜参考设计CES 2025否-约50克是-莫界科技半框造型AI+AR眼镜参考设计CES 2025否-约38克是-歌尔Mulan 2CES 2025否-36克-歌尔Wood 2CES 2025否-58克是-Ambiq与ThinkAR
87、合作AiLensAR眼镜CES 2025否-37g否-联想Legion Glasses 2CES 20252月份推出399美元65g否-逸文科技Even G1CES 2025否-奇景光电AR眼镜参考设计CES 2025否-维根科技Wigain Omnision 眼镜套装CES 2025是1699美元-是1600w舜宇AR眼镜CES 2025否-是-舜宇AR骑行眼镜QA1109CES 2025否-是4800w舜宇SA1401CES 2025否-否-舜宇SA5101CES 2025否-55g是1200w品胜Pisen smart GogglesCES 2025否-是1200wRaven Glass
88、2025年1月接受预定-李未可AR眼镜预计25Q1发布否-三星AR眼镜预计25年1月发布 预计25Q3发售-50g-亿境虚拟 AR单色眼镜预计25Q2 EVT否-亿境虚拟 AR全彩眼镜预计25Q3 EVT否-Meta 第三代雷朋智能眼镜预计2025年否-50g是1200wMeta Hypernova预计2025年否-是-亮亮视野近期否-加南K2计划中否-亚马逊AR+AI眼镜计划中否-2.2.1 AI+眼镜:新一代计算交互平台,百镜大战风起云涌41泛AI智能眼镜(AI音/视频眼镜+AR眼镜)长期有望对标手机出货。据Statista数据,2023年全球太阳眼镜出货量约8.5亿副;传统眼镜出货量约5
89、.8亿副,合计14.3亿副(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11.7亿部)。目前AI智能眼镜算力主要依赖手机或者其他终端,所以初期AI智能眼镜的定位仍然是时尚单品。展望未来,随着端侧算力提升,AI智能眼镜摆脱对手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算力平台(一体机),一方面有望替代传统眼镜成为有视力问题人群的必需品;另一方面有望类似手表成为其他人群的时尚可穿戴产品。因此我们认为,AI智能眼镜的潜在市场规模巨大。图: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亿部)图:全球眼镜出货量(亿副)024681012141618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传统眼镜(亿副)太
90、阳镜(亿副)024681012141618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亿部)2.2.2 AI+汽车:激光雷达是城市NOA核心传感器,成长空间广阔42图:新能源车搭载激光雷达渗透率(按销量)图:各厂商激光雷达季度出货量占比图:激光雷达月度出货量(台)图:各厂商激光雷达月度出货量(台)需求端:中国智驾引领全球,激光雷达出货量实现翻倍以上增长。截至24年底,国内已上市搭载激光雷达车型超百款。据各车企公布的销量数据及搭载率推算,2024 年 激 光 雷 达 搭 载 量 约 160 万 颗,同 比+161%。
91、分厂商看,禾赛、速腾、华为、图达通分别为45.7、52.7、41.1、20.1万颗,同比+154%、+162%、+509%、+24%。1)国内市场:我们预计激光雷达在10-20万元价格带车型加速渗透。比亚迪、长城、长安、吉利、奇瑞、东风、红旗、零跑等车企全面发力智驾。随着禾赛、速腾推出200美元的高性价比激光雷达方案,激光雷达有望在10-20万元的价格带车型加速渗透。比亚迪D300、D600平台将全面标配激光雷达(城市NOA),盖世汽车预计2025年将有十余款车型推出。长城、长安、奇瑞、东风等传统车企也均与禾赛达成独家合作协议,2025年将推出多款搭载激光雷达车型。2)国外市场:海外激光雷达市
92、场开始0-1渗透。奔驰等车企25年有望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海外激光雷达市场开始放量增长。汽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激光雷达出货量有望达300万颗,国外乘用车市场激光雷达出货量有望达5-10万颗。0%2%4%6%8%10%12%14%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2022年2023年2024年-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000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1月3月5月7月9月11
93、月2022年2023年2024年-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2022年2023年2024年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图达通华为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24Q4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图达通华为2.2.2 AI+汽车:激光雷达是城市NOA核心传感器,成长空间广阔43表:激光雷达技术路
94、线对比分类分类机械式机械式混合固态式混合固态式全固态全固态棱镜棱镜转镜转镜MEMSMEMS微振镜微振镜FlashFlashOPAOPA原理示意图原理发射和接收模块被电机电动进行360度旋转。在竖直方向上排布多组激光线束,发射模块以一定频率发射激光线,通过不断旋转发射头实现动态扫描。内部包括两个楔形棱镜,激光在通过第一个楔形棱镜后发生一次偏转,通过第二个楔形棱镜后再一次发生偏转。控制两面棱镜的相对转速便可以控制激光束的扫描形态。使用转镜折射光线实现激光在FOV区域内的覆盖,通常与线光源配合使用,形成FOV面的覆盖,也可以与振镜组合使用,配合点光源形成FOV面的覆盖在硅基芯片上集成了体积十分精巧的
95、微振镜,其核心结构是尺寸很小的悬臂梁通过控制微小的镜面平动和扭转往复运动,将激光管反射到不同的角度完成扫描,而激光发生器本身固定不动。非扫描式雷达,发射面阵光,是以2维或3维图像为重点输出内容的激光雷达。通过发射大面积激光一次照亮整个场景,然后使用多个传感器接收检测和反射光。波与波之间会产生干涉现象,通过控制相控阵雷达平面阵列各个阵元的电流相位,利用相位差可以让不同的位置的波源会产生干涉(类似的是两圈水波相互叠加后,有的方向会相互抵消,有的会相互增强),从而指向特定的方向,往复控制便得以实现扫描效果。扫描范围大小大中扫描精度低低高体积大小中最小量产成本高较低中低可靠性不可靠可靠可靠可靠主要玩家
96、Velodyne,Valeo,Ouster,Waymo,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等大疆Livox法雷奥,Luminar,Innovusion,禾赛,图达通Innoviz,Innovusion,Pioneer,Blickfield,速腾聚创,禾赛,华为LeddarTech,SensePhotonics,大陆,Ibeo,北醒光子等Quanergy,Analog Photonics,力策科技优势扫描速度快,精度较高,技术成熟,360度扫描点云密度高,探测距离远,可靠性更高精度较高,成本较低,功耗低运动部件减少,体积小,成本较低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信息量大,技术相对成熟精度高,扫描速度快,可控性好,抗震性能
97、好,体积小,量产后成本低劣势可靠性低,成本高,寿命短,体积大单个雷达的FOV较小,对电机轴承有较高要求扫描线数少,探测角度受限 探测角度和距离有限,寿命短功率密度低,分辨率低,探测距离短,主要用于补盲雷达环境光干扰,光信号覆盖有限,对材料和工艺要求苛刻,加工难度大 供给端: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车厂或将以半固态+全固态雷达混合配置的方案为主。其中,半固态方案作为前向探测雷达,全固态作为侧向补盲雷达。半固态方案中,全球主要玩家基本均采用转镜的方案(探测距离相对较远),速腾虽目前主要采用MEMS方案,但目前也逐步向转镜方案延伸。2.2.2 AI+汽车:激光雷达是城市NOA核心传感器,成长空间广阔44
98、表:各大激光雷达厂商主要产品 方案商型号扫描部件波长线束探测距离角分辨率点频(单回波)视场角速腾聚创M1(二维)MEMS905nm126线200m0.2(H)x 0.2(V)787,500pts/s120 x 25M2(二维)MEMS905nm250m0.1(H)x 0.2(V)1,575,000pts/s120 x 25M3(二维)转镜+反射镜940nm300m0.05(H)x 0.05(V)120 x 25MX(二维)MEMS905nm126线200m0.1(H)x 0.1(V)120 x 25E1全固态无扫描905nm30m0.625(H)x 0.625(V)120 x 90禾赛科技AT
99、128(一维)转镜905nm128线210m0.1(H)x 0.2(V)1,536,000pts/s120 x 25.4AT512(一维)转镜906nm512线300-400m0.05(H)x 0.05(V)12,288,000pts/s120 x 25.6ATX(一维)转镜905nm256线200-300m0.1(H)x 0.1(V)1,200,000pts/s120 x 20FT120全固态无扫描905nm25m0.625(H)x 0.625(V)192,000pts/s100 x 75华为D3(一维)转镜905nm192线180-250m0.25(H)x 0.125(V)1,840,00
100、0pts/s图达通猎鹰K1(二维)转镜+振镜1550nm150线250-500m0.06(H)x 0.06(V)120 x 25猎鹰K2(二维)转镜+振镜1550nm150线250-500m0.06(H)x 0.06(V)120 x 25猎鹰K3(二维)转镜+振镜1550nm300线300-500m0.12(H)x 0.03(V)120 x 20灵雀E1X(二维)转镜+振镜940nm96线200-300m0.1(H)x 0.2(V)120 x 20灵雀W(二维)转镜+振镜905nm192线70-150m0.15(H)x 0.36(V)120 x 70灵雀D(二维)转镜+振镜905nm192线7
101、0-150m0.13(H)x 0.47(V)270 x 90法雷奥SCALA3(一维)转镜200m0.05(H)x 0.05(V)12,500,000pts/s120 x 262.2.3 AI+机器人: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有望实现加速放量452025年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表演。此次蛇年春晚登台表演的机器人为宇树科技的机器人H1,该机器人拥有19个关节,并且为了完成转手绢的动作,技术团队给每条手臂又额外增加了3个,让机器人拥有极高的灵活度和精准度,像人类一样完成手臂旋转、抛掷回收等动作。图:宇树科技机器人H1图:春晚节目秧BOT 2.2.3 AI+机器人: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有望实现加速放量46图
102、: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十亿美元)图:全球四足机器人出货量(台)图: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百万台)图: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亿元)AI赋能下,机器人的开发速度得以加速,各大厂商持续进行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的产品研发与迭代。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有望实现加速发展。据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80亿美元,出货量达到140万台。据GGII数据,2023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0.74亿元,出货量约3.40万台,预计到2030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0亿元,2024-30年CAGR超过30%;出货量有望超过56万台
103、,2024-30年CAGR超过45%。2.2.3 AI+机器人: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远期成长空间广阔47表:各大厂商主要的四足机器人产品 品牌品牌波士顿波士顿动力动力Ghost Ghost RoboticsRoboticsANY ANY RobitsRobits宇树科技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云深处科技七腾机器人七腾机器人小米小米优宝特智能机器人优宝特智能机器人蔚蓝科技蔚蓝科技HachiBotHachiBot小鹏鹏行小鹏鹏行产品SpotVision 60ANYmalA1Go1 Air/PRO/MAX/EDUGo2 Air/PRO/MAX/EDUB1B2Aliengo绝影X20绝影X30绝影Lite3
104、 基础/探索/专业/激光山猫防爆四足机器人CyberDogY10Y20e-DogY5Y30AlphaDog C-seriesBabayAlpha A2/A2 Plus/A2 Pro/A2 UltraBabayAlpha Chat/Chat PlusDev-Q四足机器人 基础版/开发版/专业版机器马机械参数站立1100500610mm930530890mm700310400mm1126467636mm1098450645mm650310600mm950470700mm1000695470mm基础:610 x370 x406mm探索/专业:610 x370 x445mm激光:610 x370 x5
105、03mm800 x500 x600mm1150600800mm771x355x400mm485x275x300mm980 x510 x500mm390 x230 x240mm455227280mm1100475610mm516298308mm770310450mm折叠1100500191mm930530470mm588220290mm 700310200mm1202467297mm880460330mm600310150mm807x406x206mm450227173mm930450370mm568333112mm带电池重量32.7kg51kg50kg/55.7kg12kg15kg50kg60
106、kg21.51kg(不带电池)53kg56kg基础:12kg探索:12.2kg专业:12.7kg激光:13.7kg30kg100kg14kg10.5 0.5 Kg 37kg2.5kg5.60.5kg61kg8.8kg0.5kg8.5kg0.5kg 7kg0.5kg181 Kg 性能参数续航时间1.5h3h3h1-2.5hAir/PRO:1-2hMAX/EDU:2-4h站立续航:5h空载行走:2h空载5h2.5-4.6h2-4h2.5-4h1.5-2h3h2-3h1h80min70min2.5h110min5h60min/80min120min/120min60min/80min2h12h有效载
107、荷14kg10kg10kg5kgAir/Pro:约4kg(极限约10kg)MAX:约5kg(极限约10kg)EDU:约6kg(极限约12kg)Air:约7kg(极限约10kg)Pro/MAX:约8kg(极限约10kg)EDU:约8kg(极限约12kg)最大站立:80kg持续行走:20kg最大站立:120kg持续行走:40kg13kg20kg基础:7.5kg探索:7.0kg专业:6.5kg激光:5.0kg12kg30kg3kg5-8Kg15kg1kg3kg最大站立:80kg持续行走:50kg3kg3kg15kg最大速度1.6m/s3m/s0.75m/s3.3m/sAir:2.5m/sPro/MA
108、X:3.5m/sEDU:3.7m/s(极限约5m/s)Air:2.5m/sPro/MAX:3.5m/sEDU:3.7m/s(极限约5m/s)6m/s1.5m/s4m/s4m/s5m/s1m/s3.2m/s2m/s4m/s0.67m/s1.4m/s3.3m/s3m/sA2:3.6km/hA2 Plus:4.8km/hChat:2.4km/hChat Plus:3.2km/h7.6km/h3m/s最大攀爬落差高度300mmAir:15cmPro/MAX/EDU:16m/s40cm80cm20cm20cm12cm17cm连续楼梯高度20cm20-25cm20cm20cm15cm22cm最大攀爬斜坡角
109、度30Air:30Pro/MAX/EDU:404525304540303030102020机身自由度(电机数)12个12个12个整机12个单腿3个整机12个单腿3个整机12个单腿3个13个整机12个单腿3个整机12个单腿3个12个最大关节扭矩33.5N.m膝关节35.55N.m机身/大腿关节:23.70N.mPro/MAX/EDU:45N.m360N.m32N.m24N.m144N.m12N.m42N.m应用场景工业级国防恶劣工业环境消费级消费级消费级工业级工业级工业级工业巡检 工业巡检工业级工业级工业防爆消费级工业级工业级消费级消费级工业级实验室版消费级消费级消费级消费级消费级2.2.3 A
110、I+机器人: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远期成长空间广阔48表:各大厂商主要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品牌品牌波士顿波士顿动力动力特斯拉特斯拉FigureFigure云深处云深处科技科技宇树科技宇树科技星动星动纪元纪元优必选优必选傅利叶傅利叶乐聚机器人乐聚机器人众擎机器人众擎机器人银河通用银河通用机器人机器人小米小米智元智元开普勒探开普勒探索机器人索机器人埃斯顿埃斯顿酷卓酷卓普渡普渡小鹏小鹏产品Atlas Optimus0102Dr.01H1H1-2G1G1 EDUStar1Walker S/S LiteWalker S1Walker Walker XGR-1GR-2KUAVO-MYKUAVO 3.0ROBA
111、NAelosENGINEAI SE 01ENGINEAI PMO1G1CyberOne远征A2远征A2-Max远征A1 灵犀X1 先行者K2Codroid01PUDU D9Iron基本尺寸大腿和小腿长度400mm2400mm2600mm600mm800mm325+383mm手臂长度338mm2685mm450mm450mm600mm2540mm2600mm2650mm21900mm580mm2身高150cm172cm167cm167.64cm180.5cm178.8cm132cm132cm171cmS:170cmS Lite:130cm172cm145cm130cm165cm175cm147c
112、m68.6cm34.6cm170cm138cm173cm177cm169cm175cm175cm130kg175cm170cm170cm178cm体重89kg57kg60kg70kg约 47kg约 70kg35kg35kg+63kgS:65kgS Lite:63kg76kg77kg63kg55kg63kg45kg6.6kg1.73kg55kg40kg85kg52kg69kg85kg55kg33kg83kg90kg65kg70kg自由度总自由度2840392323-435541413641445340+38+22173223+2140+6749+31524462单腿65666661266666单
113、臂64(可拓展)75577771445777腰部211+2(可加选)33颈部22232215单手6169(可加选)124612661917226-711关节 关节单元扭矩膝关节:150N.m髋关节:150N.m肩:50N.m膝关节:360N.m髋关节:220N.m踝关节:59N.m臂关节:75N.m膝关节:360N.m髋关节:220N.m腰关节:220N.m踝关节:752N.m肩:120N.m手肘:120N.m手腕:30N.m膝关节90N.m膝关节120N.m400N.m250N.m230N.m 380N.m360N.m膝关节186N.m300N.m300N.m 430N.m 450N.m 3
114、50N.m200N.m352N.m负载手臂常规负载峰值:约21Kg额定:约7Kg2kg3kg20kg1.5kg1.5kg5kg5kg0.5kg整机负载20kg20kg20kg160kg15kg40kg5KG20kg行走最大行走速度 2.5m/s8km/h1.2m/s1.2m/s1.6m/s3.3m/s 2m/s3km/h5km/h5km/h5km/h7cm/步;0.6s一步慢走5cm/s快走15cm/s2m/s2m/s3.6km/h1m/s7km/h1m/s3km/h2m/s最大不平整适应3cm2cm最大上下斜坡角度2520最大上下台阶高度18cm15cm20cm算力275TOPS200TOP
115、S100TOPS275TOPS续航时间S:2.5hS Lite:2h2h2h2h2h10h2h2h2h2.2.4 AI+玩具:创新产品涌现,落地加速49AI玩具多品类创新涌现,CES展会表现亮眼。2025年初的CES会上,有较多AI玩具发布,其中包含多品类,包括AI宠物、AI陪伴机器人、教育硬件等。例如Ropet玩具,具备毛绒外观和眼睛形状屏幕,通过视觉算法,Ropet能够看到用户的表情和动作,并作出相应的反馈,主要针对陪伴类市场。再比如BubblePal玩具,是一款面向3-12岁孩子的AI对话交互式挂件玩具,通过AIGC技术实现智能对话、角色定制和共创故事等功能,能够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想象
116、力。整体来看,AI玩具在CES 2025上表现亮眼,展示较多产品种类和技术创新,尤其在教育、陪伴等领域,未来消费级AI硬件从单一功能向多场景落地的转型,AI玩具或是重要分支。图:AI陪伴机器人爱小伴图:Ropet产品在陪伴领域应用2.2.4 AI+玩具:体验升级,放量再望50DeepSeek催化端侧AI进程,助力AI玩具体验提升。近年来大模型迭代加速,在下游各领域的应用逐步落地。同时DeepSeek在推理能力上表现出色,切入端侧AI后将提升用户体验。后续随着模型迭代已经成本端逐步降低,AI玩具体验升级。AI玩具切入用户痛点。1)陪伴市场,需要用多模态进行视觉、听觉分析,是通过单个模态的独立性以
117、及多个模态的互补性,挖掘更多、更深、更有层次的有效信息,随后通过自身的硬件进行反馈来与用户互动。2)儿童教育,AI玩具可以通过问答或者趣味性教育方式辅导儿童学习,弥补了家长在儿童教育缺失的问题,也可以提升儿童学习兴趣。AI玩具值得期待。处于市场爆发期前夜,其核心驱动力来自大模型技术突破、情感陪伴等用户需求增长。尽管面临工程化落地和用户接受度等挑战,但结合供应链优势与资本热度,AI玩具未来有着较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图:AI玩具-显眼包图:DeepSeek用户人数增至1亿2.2.4 AI+玩具:受益标的乐鑫科技51乐鑫科技:处理+连接助力公司把握AI机遇。公司在连接+处理芯片积累较多经验,公司作为
118、物联网芯片领域的领先企业,其核心产品ESP32系列等芯片为AI玩具提供了关键的硬件支持。目前目前AI玩具普遍采用云端模型调用的方式,WIFI作为高速率是首选,公司在WIFI连接领域优势突出。目前公司和字节豆包模型开启合作,2024年12月在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上,双方联合发布“AI+硬件智悦计划”,豆包模型与乐鑫芯片结合,推动AI在各类智能硬件的落地应用。展望未来,公司产品矩阵逐步扩张,软硬件协同下生态优势突显的情况下,同时受益端侧AI拉动。图:公司在大WIFI市场位居全球第五图:公司产品矩阵不断丰富2.2.4 AI+玩具:受益标的实丰文化52实丰文化:公司深耕玩具市场三十多年,在“IP+AI”
119、玩具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目前公司与豆包模型合作较多,近期推出的AI魔法星产品,运用豆包先进的大模型底层进行二次训练,在新品方面,第二代内嵌豆包大模型的AI玩具将于25年上市售卖;同时在IP方面,公司积极与小米、跃然创新等交流及合作,并获包括宝可梦、奶龙、蛋仔派对、贪吃蛇大作战、小刘鸭、超级飞侠等热门IP授权。整体来看,公司在玩具领域积累充足,同时与豆包合作深入,具备卡位和技术优势。图:公司与众多优质IP合作图:公司“企鹅嗡嗡”获2024中外玩具大奖年度网红产品奖2.2.5 AI+MR:苹果廉价版MR或于25年底发布,相关产业链有望深度受益532024年苹果发布首款MR产品。2024年1月19日苹
120、果首款MR头显Vision Pro于在美国地区开启预售,2月2日正式上市,售价3499美元。该款设备搭载M2+R1双芯片、3P Pancake方案、单眼4K Micro OLED、眼动+手部追踪交互等核心技术,能够实现VR/AR模式平滑切换、虹膜识别、双向透视等创新功能。据Counterpoint数据,截至2024年9月底,苹果Vision Pro出货量约为37万台,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量约为42万台。廉价版MR或于2025年年底发布。据新浪XR,苹果有望于2025年底发布一款功能精简的平价版Vision头显,或将带动苹果MR产品的销量提升,相关产业链有望深度受益。表:苹果Vision Pr
121、o产业链拆解 分类分类器件器件供应商供应商单价(美元)单价(美元)数量数量总价(美元)总价(美元)计算和存储主处理器M2苹果1201120协处理器R1苹果60160ROM三星/铠侠20120RAM海力士/三星30130WiFi SiP博通/skyworks616BLE博通/skyworks212PMiC苹果/ST/TI等4含codec、音频PA、LED驱动、电机驱动、电容电阻等8显示屏外屏-OLEDLG30130内屏-Micro OLED索尼3502700光学光学-三片式折叠光路玉精光/扬明光30260IPD电动调节模组兆威机电10220交互传感器6DoF追踪Lens:大立光/模组:高伟542